一筹莫展

拼音 yī chóu mò zhǎn语法 用作贬
繁体 一籌莫展五笔 GTAN
  • 成语解释:

   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;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。 筹:计策,办法。展:施展。

  • 出自:

   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下官史可法;日日经略中原;究竟一筹莫展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束手就擒,束手无策,束手待毙,小手小脚,计无所出,左右为难,手足无措,万般无奈,走投无路

  • 反义词:

    神通广大,庖丁解牛,游刃有余,锦囊妙计,一通百通,折冲千里,大显身手,稳操胜券,足智多谋,急中生智,情急智生,千方百计,大显神通,大展宏图

  • 与『一筹莫展』字的名字:

    博展 卓展 千莫 儒一 傲展 偶一 候一 侑一 佳莫 优一 仙一 亿展 会一 会展 众筹 人一 勋展 卫一 隐莫 陌一 阿莫 阮一 亓一 云莫 允展 刍一 丛一 书莫 栎一 瀚一 玥一 潇展 潇一 曦展 茹一 璐一 涵一 晗一 臻一 韵展 韵一 硕展 竣一 镜一 歆一 棠一 浚一 威一 花一 谨一

  • 详细解释:

    【一筹莫展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成语词典版)

    释义

    筹,计策、计谋。「一筹莫展」指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来。比喻毫无办法。语本《宋史.卷四三四.儒林列传.蔡幼学》。

    典源

    《宋史.卷四三四.儒林列传.蔡幼学》陛下欲尽为君之道,其要有三:事亲、任贤、宽民,而其本莫先于讲学。比年小人谋倾君子,为安靖和平之说以排之。故大臣当兴治而以生事自疑,近臣当效忠而以忤1>旨摈弃2>,其极至于九重3>深拱4>而群臣尽废,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。自非圣学日新,求贤如不及,何以作天下之才!

    (1) 忤:违逆、不顺从。

    (2) 摈弃:遗弃。摈,音ㄅ|ㄣˋ。

    (3) 九重:指帝王。

    (4) 深拱:无为而治。

    典故说明

    「一筹莫展」原作「一筹不吐」。蔡幼学是宋朝瑞安人,孝宗乾道年间进士,官至兵部尚书。宁宗即位时,下诏徵求直言,蔡幼学即上奏,提到为君之道有三:事亲、任贤、宽民,其中任贤是很重要的,他说到「前些年,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挤,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,反而被认为是制造事端,而不敢有所动作。与皇上亲近的臣子本应效忠,但却因忠言直谏违逆皇上,而遭到遗弃。情势演变到最后,皇上于是变得毫无作为,朝廷之中纵使有许多王公大臣,却也不见有人提供一点计策」。后来「一筹莫展」这句成语,就从《宋史.卷四三四.儒林列传.蔡幼学》文中的「一筹不吐」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毫无办法。

    书证

    01.明.于谦〈覆教习功臣子孙疏〉:「贤智者少,荒怠者多,当有事之际,辄欲委以机务,莫不张惶失措,一筹莫展。」

    02.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.第三五出》:「日日经略中原,究竟一筹莫展。」

    03.《荡寇志.第六三回》:「四面八方,重重密密,都是官军旗号,宋江看着吴用,道:『这事怎么?』吴用只是皱眉,一筹莫展。」

    04.《官场现形记.第三六回》:「正在前思后想,一筹莫展的时候,忽见九姨太的一个贴身大丫头进房有事。」

    05.《文明小史.第一二回》:「生来手笔又大,从不会锱铢较量的,又念自己的位分大了,无处可以借贷,盘算数日,一筹莫展。」

    06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一○四回》:「『你不信我,要我先付钱呢?我不信你;怎生商量一个善法呢?』博如听了,也呆着脸,一筹莫展。」

    词典附录

    修订本参考资料: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来。比喻毫无办法。清˙孔尚任˙桃花扇˙第三十五出:下官史可法,日日经略中原,究竟一筹莫展。文明小史˙第三回:柳知府也是长吁短叹,一筹莫展。亦作莫展一筹。

    【一筹莫展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
   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来。比喻毫无办法。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.第三五出》:「下官史可法,日日经略中原,究竟一筹莫展。」《文明小史.第三回》:「柳知府也是长吁短叹,一筹莫展。」也作「莫展一筹」。

    【一筹莫展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
   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来。比喻毫无办法。

    【造句】面对这个棘手的难题,大家都一筹莫展。

    【一筹莫展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教育Wiki编版)

    1.出处

    《宋史.卷四三四.儒林列传.蔡幼学》。

    2.语译

    一筹莫展」指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来。比喻毫无办法。

    3.故事内容

    「一筹莫展」原作「一筹不吐」。蔡幼学是宋朝瑞安人,孝宗乾道年间进士,官至兵部尚书。宁宗即位时,下诏徵求直言,蔡幼学即上奏,提到为君之道有三:事亲、任贤、宽民,其中任贤是很重要的,他说到「前些年,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挤,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,反而被认为是制造事端,而不敢有所动作。与皇上亲近的臣子本应效忠,但却因忠言直谏违逆皇上,而遭到遗弃。情势演变到最后,皇上于是变得毫无作为,朝廷之中纵使有许多王公大臣,却也不见有人提供一点计策」。后来「一筹莫展」这句成语,就从《宋史.卷四三四.儒林列传.蔡幼学》文中的「一筹不吐」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毫无办法。

    4.近义、反义词

    =近义词=束手无策、无计可施。=反义词=胸有成竹。

    5.造句

    他耸耸肩,摊摊手,表示一筹莫展。

智能起名
back_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