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籁俱寂

拼音 wàn lài jù jì语法 主谓式
繁体 萬籟俱寂五笔 DTWP
  • 成语解释:

    形容四周非常寂静,没有一点声音。

  • 出自:

    唐·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:“万籁此俱寂,但余钟磐音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鸦默雀静,阒寂无声,万马齐喑,阗寂无声,夜深人静,鸦雀无声,万籁无声,寂然无声,雅雀无声

  • 反义词:

    天崩地裂,声彻云霄,惊天动地,锣鼓喧天,人声鼎沸,震耳欲聋,人生鼎沸,沸反盈天,熙来攘往,沸沸扬扬

  • 与『万籁俱寂』字的名字:

    博万 俱罗 俱彤 冠万 剑万 利万 七万 丹万 乾万 万昊 万玥 万瑶 万潇 万曦 万雯 万茹 万蕾 万婕 万硕 万彦 万唯 万帅 万谦 万予 万鼎 万馨 万魁 万鲤 万龄 万露 万霆 万雨 万越 万赫 万翔 万羽 万衍 万艳 万融 万虹 万玺 万睿 万铃 万钊 万皓 万腾 万朗 万懿 万璨 万璇

  • 详细解释:

    【万籁俱寂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成语词典版)

    释义

    万物无声,一片寂静。语本唐.常建〈题破山寺后禅院〉诗。 △「鸦雀无声」

    典源

    唐.常建〈题破山寺后禅院〉诗(据《全唐诗.卷一四四.常建》引)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竹迳1>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万籁2>此都寂,但余钟磬3>音。

    (1) 竹迳:竹子夹道的小路。竹,一作曲。迳,通「径」。

    (2) 万籁: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。籁,本指管乐器所发出的声音,《庄子.齐物论》有「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,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」之语,借「籁」为一切声音的总称。

    (3) 磬:音ㄑ|ㄥˋ,佛寺礼佛时所敲的铜制乐器。中空,形状像钵。僧人敲击用以表示活动的开始或结束。

    典故说明

    唐代诗人常建,开元年间的进士。仕途并不得意,经常放浪山林、琴酒之间。他的诗用字精链、风格清新,常以山林、寺观为题材,如这首〈题破山寺后禅院〉诗就是。诗人在清晨太阳才刚照到树林的时候来到兴福寺。沿着竹林中蜿蜒的小径往幽静的后院走去,禅房就掩蔽在花木的深处。和煦的阳光透进树林里,耳里充斥着鸟儿悦耳的鸣叫声,清澈的潭水倒映出山的景色,让人心神渐渐地空明透澈,不被尘事困恼。此时只觉得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静了下来,只剩下佛寺里传来幽幽的钟磬声。后来「万籁俱寂」这句成语也许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万物无声,一片寂静。

    书证

    01.《聊斋志异.卷一.山魈》:「辗转移时,万籁俱寂。忽闻风声隆隆,山门豁然作响。」

    02.《儒林外史.第一二回》:「当夜万籁俱寂,月色初上,照着阶下革囊里血淋淋的人头。」

    03.《浮生六记.卷四.浪游记快》:「乃偕往,但见木犀香里,一路霜林,月下长空,万籁俱寂。星烂弹〈梅花三弄〉,飘飘欲仙。」

    词典附录

    修订本参考资料:万物无声,一片寂静。聊斋志异˙卷一˙山魈:辗转移时,万籁俱寂。忽闻风声隆隆,山门豁然作响。儒林外史˙第十二回:当夜万籁俱寂,月色初上。亦作万籁无声。

    【万籁俱寂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
    万物无声,一片寂静。《聊斋志异.卷一.山魈》:「辗转移时,万籁俱寂。忽闻风声隆隆,山门豁然作响。」《儒林外史.第一二回》:「当夜万籁俱寂,月色初上。」也作「万籁无声」。

    【万籁俱寂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
    籁,古代的一种箫,万籁指自然界万物所发出的各种声音。万籁俱寂形容万物无声,一片寂静。

    【造句】月光洒在万籁俱寂的树林里,显得更加幽静。

智能起名
back_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