捉襟见肘

拼音 zhuō jīn jiàn zhǒu语法 连动式
繁体 捉襟見肘五笔 RPME
  • 成语解释:

    也说捉襟肘见。拉一下衣襟,胳膊肘就露了出来。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曾子居卫…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(同“襟”)而肘见。”形容衣服破烂,生活穷困。后也比喻顾此失彼,穷于应付。

  • 出自:

    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曾子居卫;十年不制衣;正冠而缨绝;捉衿而肘见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顾此失彼,掣襟露肘,掣襟肘见,疲于奔命,寅吃卯粮,捉襟肘见,左支右绌,捉襟露肘,应接不暇,左右支绌,入不敷出,衣不蔽体,纳屦踵决,百孔千疮,满目疮痍,衣衫褴褛,疲於奔命,一贫如洗

  • 反义词:

    庖丁解牛,游刃有余,绰绰有余,应付裕如,应付自如,绰有余裕,挥洒自如,完美无缺

  • 与『捉襟见肘』字的名字:

    半见 伯见 冠襟 勃见 郁见 潇见 彦见 雪见 曼见 星见 芯见 旭见 见溪 见清 见涛 见振 见婷 见薇 见希 见妮 见峰 春见 见伍 见宁 见曾 伟见 见林 见国 洪见 林见 见捷 见东 见秀 贞见 见田 见坤 见春 见虹 德见 怀见 见川 见光 见礼 见敏 见秋 见新 见雨 见智 心见 见素

  • 详细解释:

    【捉襟见肘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成语词典版)

    释义

    「捉襟见肘」之「襟」,典源作「衿」。「衿」同「襟」。见,音ㄒ|ㄢˋ,露出。「捉襟见肘」形容人衣衫破败,才抓住衣襟蔽胸,又露出了手肘。#语本《庄子.让王》。后用「捉襟见肘」比喻短缺不足、穷于应付的窘态。△「纳屦踵决」、「踵决肘见」、「顾此失彼」

    典源

    #《庄子.让王》1>曾子居卫,縕袍无表,颜色肿哙,手足胼胝。三日不举火2>,十年不制衣,正冠3>而缨4>绝,捉衿5>而肘见,纳屦6>而踵决7>。曳縰而歌〈商颂〉,声满天地,若出金石。天子不得臣,诸侯不得友。故养志者忘形,养形者忘利,致道者忘心矣。

    (1) 典故或见于《韩诗外传.卷一》。

    (2) 举火:生火煮饭。

    (3) 正冠:把帽子戴正。冠,音ㄍㄨㄢ。

    (4) 缨:系帽的带子。

    (5) 捉衿:抓住胸前的衣襟。衿,音ㄐ|ㄣ,同「襟」,古代衣服的衣领。

    (6) 屦:音ㄐㄩˋ,鞋子。

    (7) 踵决:脚后跟露出来。踵,脚后跟。〔参考资料〕 《韩诗外传.卷一》原宪居鲁,环堵之室,茨以蒿莱,蓬户瓮牖,桷桑而无枢,上漏下湿,匡坐而弦歌。子贡乘肥马,衣轻裘,中绀而表素,轩不容巷而往见之。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,正冠则缨绝,振襟则肘见,纳履则踵决。子贡曰:「嘻!先生何病也?」原宪仰而应之曰:「宪闻之:『无财之谓贫;学而不能行之谓病。』宪贫也,非病也。若夫希世而行,比周而友,学以为人,教以为己。仁义之匿,车马之饰,衣裘之丽,宪不忍为之也。」子贡逡巡,面有惭色,不辞而去。

    典故说明

    「捉襟见肘」的意思是说人所穿的衣服完全破烂,才抓住衣襟免于露胸,又露出了手肘。《庄子.让王》篇载:曾子在卫国的时候,十年都没有添制新衣,要把帽子戴正,帽带就断了;抓住衣襟,手肘又露了出来;穿上鞋子,脚后跟又钻了出来;生活过得非常艰苦。后来「捉襟见肘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形容衣衫破败,生活困窘,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三四回》:「摊上坐了一人,生得眉清目秀,年纪约有四十上下,穿了一件捉襟见肘的夏布长衫。」《韩诗外传.卷一》则提到孔子的学生原宪过着贫苦的生活,「振襟则肘见」,但却自得其乐,沉浸在求学、求道的快乐中。其中「振襟肘见」一语,跟「捉襟见肘」略有不同,「振襟」是整理衣襟的意思。现今则常用「捉襟见肘」比喻困乏不足、穷于应付的窘态。

    书证

    01.唐.李商隐〈上尚书范阳公第三启〉:「嘉命猥临,厚赉仍及,捉襟见肘,免类于前哲;裂裳裹踵,无取于昔人。感佩私恩,不知所喻。」

    02.《海塘录.卷二.艺文五》引唐.卢肇〈海潮赋后序〉:「管窥之心妄切,瞽史之学难修。而又烂额焦头,方思马褐;捉襟见肘,久困牛衣。飒垂领以若惊,顾生髀而增叹,信天人之际,难可究思。」

    03.宋.陈着〈与孙主簿书〉:「今春二月,四境不静,邻震孔迫,不免挈家入山。未几,邑吏辈乘时相胁,所藉为半岁计者,尽粥而应之无遗,……捉襟见肘,徒累有识者之所悯悼。」

    04.明.毕自严〈起大司农初辞疏〉:「臣私心实廪廪焉!与其既事而捉襟见肘,致误国军之计;孰若未事而量力度德,以让弘硕之人。」

    05.明.杨寅秋〈答陆景星大参书〉:「至是抚台弭节,始□布为六大哨。先以土兵裒益之,而汉兵尚未分布,则岐多兵少,不胜捉襟见肘之苦耳。」

    06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三四回》:「摊上坐了一人,生得眉清目秀,年纪约有四十上下,穿了一件捉襟见肘的夏布长衫。」

    词典附录

    修订本参考资料:形容人衣衫破败。见捉襟肘见条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˙第三十四回:摊上坐了一人,生得眉清目秀,年纪约有四十上下,穿了一件捉襟见肘的夏布长衫。比喻生活极为穷困,或是无法顾及整体,照顾不周的窘态。唐˙李商隐˙上尚书范阳公第三启:捉襟见肘,免类于前哲;裂裳裹踵,无取于昔人。

    【捉襟见肘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
    形容人衣衫破败。参见「捉襟肘见」条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三四回》:「摊上坐了一人,生得眉清目秀,年纪约有四十上下,穿了一件捉襟见肘的夏布长衫。」比喻生活极为穷困,或是无法顾及整体,照顾不周的窘态。唐.李商隐〈上尚书范阳公第三启〉:「捉襟见肘,免类于前哲;裂裳裹踵,无取于昔人。」

    【捉襟见肘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
    才拉一下衣襟即露出胳臂。本用于形容人衣衫破败,后亦比喻生活极为穷困,或是无法顾及整体,照顾不周的窘态。语本《庄子.让王》。

    【造句】这些日子他花费太凶,还不到月底就已经捉襟见肘了。

    【捉襟见肘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教育Wiki编版)

    1.释义

    典源作「衿」。「衿」同「襟」。见同「现」,音ㄒ一ㄢˋ,露出。形容衣衫破旧,不能蔽体。今多指生活穷困。

    2.出处

    《庄子.让王》1>曾子居卫,縕袍表,颜色肿哙,手足胼胝。三日不举火2>,十年不制衣,正冠3>而缨4>绝,捉衿5>而肘见,纳屦6>而踵决7>。曳縰而歌〈商颂〉,声满天地,若出金石。天子不得臣,诸侯不得友。故养志者忘形,养形者忘利,致道者忘心矣。

    〔注解〕(1) 典故或见于《韩诗外传.卷一》。(2) 举火:生火煮饭。(3) 正冠:把帽子戴正。冠,音ㄍㄨㄢ。(4) 缨:系帽的带子。(5) 捉衿:抓住胸前的衣襟。衿,音ㄐ|ㄣ,同「襟」,古代衣服的衣领。(6) 屦:音ㄐㄩˋ,鞋子。(7) 踵决:脚后跟露出来。踵,脚后跟。

    3.故事内容

    《庄子.让王》篇载:曾子在卫国的时候,十年都没有添制新衣,要把帽子戴正,帽带就断了;抓住衣襟,手肘又露了出来;穿上鞋子,脚后跟又钻了出来;生活过得非常艰苦。后来「捉襟见肘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形容衣衫破败,生活困窘,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三四回》:「摊上坐了一人,生得眉清目秀,年纪约有四十上下,穿了一件捉襟见肘的夏布长衫。」《韩诗外传.卷一》则提到孔子的学生原宪过着贫苦的生活,「振襟则肘见」,但却自得其乐,沉浸在求学、求道的快乐中。其中「振襟肘见」一语,跟「捉襟见肘」略有不同,「振襟」是整理衣襟的意思。现今则常用「捉襟见肘」比喻困乏不足、穷于应付的窘态。

    4.近义、反义词近义词

    左支右绌

    纳履踵决

    家徒四壁

    反义词

    锦衣玉食

    日食万钱

    一掷千金

    5.造句

    他经济穷困,捉襟见肘,时常三餐不继。

智能起名
back_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