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树银花

拼音 huǒ shù yín huā语法 联合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定语;形容节日晚上的灯火
繁体 火樹銀蘤,火樹銀花五笔 osqa
  • 成语解释:

    形容灯光和烟火灿烂绚丽。 多用于节日夜晚。唐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”

  • 出自:

    唐·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尽桥铁锁开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张灯结彩,灯烛辉煌,火烛银花,灯火辉煌,银花火树,火树琪花

  • 反义词:

    黑灯瞎火,漆黑一团,昏天黑地,黑漆一团

  • 与『火树银花』字的名字:

    克树 倩银 倍银 佑银 伏花 冠银 勋银 勃花 卫银 陌银 剑树 切火 刀花 冰银 嫣花 潇银 雯花 涵银 涵树 舒银 硕银 银玥 银瑶 银瑄 银潇 银璐 银涵 银菲 银柏 银硕 银尔 银骏 银励 银都 银鑫 银龄 银露 银霜 银航 银颖 银睿 银盛 银锦 银铄 银朗 银曼 银爽 银思 银琳 银琢

  • 详细解释:

    【火树银花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成语词典版)

    释义

    「火树」,像火一般灿烂的树。语出晋.傅玄〈庭燎〉诗。「银花」,银色的花朵,后指灯。语出南朝梁.简文帝〈弥陀佛像铭〉。「火树银花」形容灯火通明灿烂的景象。

    典源

    1、「火树」:◎1晋.傅玄〈庭燎〉诗(据《艺文类聚.卷八○.火部.庭燎》引)元正始朝亨,万国执珪璋。枝灯若火树,庭燎1>继天光。

    (1) 庭燎:一种古代礼祀的照明用具。铁制叉杆,上束绑松柴,遇国君行祭,则燃点照明。

    ◎2《南齐书.卷九.礼志上》华灯若乎火树,炽百枝之煌煌。 2、「银花」:南朝梁.简文帝〈弥陀佛像铭〉(据《艺文类聚,卷七七.内典下.寺碑》引)玉莲水开,银花树落。惟圣降神,拯彼沉漠。

    词典附录

    修订本参考资料:形容灯火通明,灯光灿烂的景象。唐˙苏味道˙正月十五夜诗: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亦作火树琪花。

    【火树银花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
    形容灯火通明,灯光灿烂的景象。唐.苏味道〈正月十五夜〉诗:「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」也作「火树琪花」。

    【火树银花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
    形容灯火通明,灯光灿烂的景象。

    【造句】每年的元宵节,龙山寺一片火树银花,光彩夺目。

    【火树银花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教育Wiki编版)

    1.出处

  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:「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」

    2.解释

    形容灯火通明,灯光灿烂的景象。

    3.故事

    唐睿宗是一个无能的帝王,对太平公主言听计从。宰相每次向他奏事,他都要先问有没有同太平公主商量过。最后致使满朝大臣有一大半投靠了太平公主,七个宰相中有五个是她的亲信,朝政一片混乱。唐睿宗又很爱享乐,虽然只当了三年的皇帝,但不管什么节日,他都要大肆铺张,供他游玩。每年正月元宵夜,他一定要紮起二十丈高的灯树,点起五万多盏灯,号为火树,以示天下太平。唐代诗人苏味道这样描绘当时的元宵夜:「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,暗尘随马去,明月逐人来。游妓皆侬李,行歌尽落梅,金吾不禁夜,玉漏莫相催。」

    4.近义、反义词相似

    灯火辉煌、灯烛辉煌

    相反

    漆黑一片

    5.造句

    每年的元宵节,整个盐水镇一片火树银花,非常炫丽。

智能起名
back_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