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病呻吟

拼音 wú bìng shēn yín语法 用作贬
繁体 無病呻吟五笔 FUKK
  • 成语解释:

    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。比喻没有值得忧虑的事情而长吁短叹。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。

  • 出自:

    明·李贽《续焚书》:“文非感时发已;或出家经画康济;千古难易者;皆无病呻吟;不能工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矫柔造作,装模作样,装疯卖傻,矫揉造作,装腔作势,庸人自扰,杞人忧天

  • 反义词:

    直抒胸臆,直抒脑臆

  • 与『无病呻吟』字的名字:

    去病 全无 修无 郁吟 那吟 五无 无际 无羡 无雪 无雨 无题 无虞 无界 无疾 无端 无锡 无月 无悠 无神 无攸 无樾 无枫 无我 无风 无学 无纯 无漾 无滔 无洛 无宸 无宥 无问 无道 无菌 无语 无华 无优 无仙 无人 久无 芊吟 涵吟 予吟 虹吟 钰吟 珈吟 祉吟 晚吟 烨吟 宥吟

  • 详细解释:

    【无病呻吟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成语词典版)

    释义

    没有生病但却发出呻吟声。语出宋.辛弃疾〈临江仙.老去浑身无着处〉词。后用「无病呻吟」比喻人故作忧戚状或妄发牢骚。也讽喻文辞的矫揉造作,言不由衷。

    典源

    宋.辛弃疾〈临江仙.老去浑身无着处〉词(据《全宋词.辛弃疾》引)老去浑身无着处,天教只住山林。百年光景1>百年心,更欢须叹息2>,无病也呻吟。试向浮瓜沈李处,清风散发披襟。莫嫌浅后更频斟,要他诗句好,须是酒杯深。

    (1) 光景:比喻时光、岁月。

    (2) 更欢须叹息:用叹息取代了欢乐。更,音ㄍㄥ ,替代。

    典故说明

    「呻吟」是病痛或哀伤所发出的声音。有病呻吟是正常,如果没有生病也在那儿哼哼唉唉,就有点无端忧戚或妄发牢骚了。宋代辛弃疾有一阙〈临江仙〉词,说自己年华老去,似乎没啥用处了,所以老天要自己隐居于山林中。但是回想自己过去几十年的生命历程,曾有许多欢乐却换来今日的叹息,就警觉自己竟然无病也在呻吟。这是「无病呻吟」的原义。这句成语比较常用的是它的引申义。因为是无病呻吟,所以就有矫揉做作的意思,常用来比喻作品缺少真感情,矫揉造作,说些言不由衷的话,或讥讽人装腔作势。此成语也作「不病而呻吟」。例如宋代魏庆之《诗人玉屑.卷一三》谈到汉代蔡琰所作的〈胡笳〉诗,虽然不合楚语,但是情感从内心发抒出来,真诚动人,胜过那些不病而呻吟的作品。

    书证

    01.宋.辛弃疾〈临江仙.老去浑身无着处〉词:「更欢须叹息,无病也呻吟。」(源)

    02.元.刘埙《隐居通议.卷六.桂舟评论》:「读书万卷,下笔有神,此作诗之本领也。然亦必有为而作,有关涉而作,若无病而呻吟,虽奔涛走石,冶叶倡条,动可人心,于道何补?」

    03.明.李贽《续焚书.卷一.复焦漪园书》:「文非感时发已,或出自家经画康济,千古难易者,皆是无病呻吟,不能工。 」

    04.《儿女英雄传.第三○回》:「一个孤女儿,受上天的厚恩,成全到这步田地,再要感慨牢骚,那便叫无病呻吟,无福消受了。」

    05.清.刘熙载《艺概.赋概》:「赋必有关着自己痛痒处,如嵇康叙琴、向秀感笛,岂可与无病呻吟者同语?」

    词典附录

    修订本参考资料:本无疾病而呻吟做作。比喻人无端忧戚或妄发牢骚。宋˙辛弃疾˙临江仙˙老去浑身无着处词:更欢须叹息,无病也呻吟。

    【无病呻吟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
    本无疾病而呻吟做作。比喻人无端忧戚或妄发牢骚。宋.辛弃疾〈临江仙.老去浑身无着处〉词:「更欢须叹息,无病也呻吟。」

    【无病呻吟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
    本无疾病而呻吟做作。比喻人妄发牢骚。

    【造句】别理他,他只不过是无病呻吟罢了。

智能起名
back_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