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头是岸

拼音 huí tóu shì àn语法
繁体 回頭是岸五笔 LUJM
  • 成语解释:

    原为佛教用语:“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” 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,痛改前非,就能登上“彼岸”,获得超度。后来借指犯了错误的人只要悔改,就有出路。

  • 出自:

    元·无名氏《度柳翠》:“世俗人争长竞短;你死我活;有呵吃些个;有呵穿些个;苦海无边;回头是岸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浪子回头,迷途知返,改邪归正,苦海无边,发人深省,悬崖勒马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执迷不悟,咎由自取,怙恶不悛,追悔莫及

  • 与『回头是岸』字的名字:

    俊岸 人是 隆回 允是 包头 表头 舒回 万回 予是 予岸 黑头 雁回 羽岸 毓岸 铭岸 钊岸 穆回 慈岸 恩回 景岸 是德 是安 春岸 星回 怡岸 源岸 润岸 宴回 嘉岸 儒岸 本岸 辰岸 承岸 岸潇 岸菲 岸谦 岸起 岸联 岸睿 岸慈 岸祥 岸桐 岸新 岸禹 岸尧 岸澄 岸清 岸泽 岸驿 岸菁

  • 详细解释:

    【回头是岸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成语词典版)

    释义

    有所觉悟而决心改正。※语或出《朱子语类.卷五九.孟子.告子上》。后用「回头是岸」比喻悔过自新或促人向善。△「苦海无边」、「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」

    典源

    ※《朱子语类.卷五九.孟子.告子上》或问:「求放心1>」。曰:「知得心放,此心便在这里,更何用求?适见道人题壁云:『苦海2>无边,回头是岸。』说得极好!知言中或问『求放心』,答语举齐王见牛事。某谓不必如此说,不成不见牛时,此心便求不得!若使某答之,只曰:『知其放而求之,斯不放矣。』『而求之』三字,亦自剩了。」

    (1) 放心:放恣、放散之心。出自《孟子.告子上》所说: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」

    (2) 苦海:佛教用法,比喻生死轮回的三界。三界指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

    典故说明

    「回头是岸」,典源或出于《朱子语类.卷五九.孟子.告子上》。有人问朱熹要如何如孟子所说的「求放心」,也就是要如何约束放散之心?朱子引了「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」来说明只要决心改正,心就在那里,不必特别去追求。「苦海无边」这个成语可能就是出自此处,用来比喻悔过自新或促人向善。如元代无名氏《度柳翠.第一折》:「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,你死我活。有呵吃些个,有呵穿些个,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」佛家常以「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」,说明生死轮回虽然是无穷尽的,但只要能看到自我清净的本性,即可解脱轮回的痛苦;后来引申来劝人改过自新。

    书证

    01.《朱子语类.卷五九.孟子.告子上》:「知得心放,此心便在这里,更何用求?适见道人题壁云:『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』说得极好!」(源)

    02.元.无名氏《来生债.第一折》:「兀那世间的人,那贪财好贿,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,何不早结善缘也。」

    03.元.无名氏《度柳翠.第一折》:「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,你死我活。有呵吃些个,有呵穿些个,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」

    04.元.无名氏〈满庭芳.百岁光阴〉词:「降心定,回头是岸,咫尺到瀛洲。」

    05.《歧路灯.第六三回》:「娄朴道:『世兄果不嫌家伯语重,何难回头是岸;万不可面从腹诽。』」

    06.清.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卷四.滦阳消夏录四》:「大凡风流佳话,多是地狱根苗。昨见冥官录籍,故吾得记之,孽海洪波,回头是岸。」

    07.《镜花缘.第四四回》:「道姑道:『我要到苦海边回头岸去。』小山忖道:『据这禅语,明是「苦海无边」「回头是岸」了。』」

    08.《儿女英雄传.第二一回》:「从来说孽海茫茫,回头是岸,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你们众人今日这番行事,才不枉称世界上的英雄,才不枉作人家的儿女。」

    词典附录

    修订本参考资料:比喻悔过自新或促人向善。元˙无名氏˙来生债˙第一折:兀那世间的人,那贪财好贿,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,何不早结善缘也。

    【回头是岸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
    比喻悔过自新或促人向善。元.无名氏《来生债.第一折》:「兀那世间的人,那贪财好贿,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,何不早结善缘也。」

    【回头是岸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
    比喻改过自新或劝人向善。

    【造句】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

智能起名
back_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