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高德劭

拼音 nián gāo dé shào语法 联合式
繁体 年高惪卲五笔
  • 成语解释:

    年纪大,品德好。 原作年高德卲。汉扬雄《法言·孝至》:“吾闻诸传,老则戒之在得;年弥高而德弥卲者是孔子之徒与。” 劭(shào)。

  • 出自:

    宋·周必大《跋金给事彦亨文集》:“是秋某以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同在后省;见公直谅多闻;年高而德劭”。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年高德重,齿德俱尊,德隆望尊,德高望重,众望所归,年高望重,年高有德

  • 反义词:

    年少无知,老而无行,资浅望轻,老奸巨滑

  • 与『年高德劭』字的名字:

    博德 卓年 十年 候德 侨年 佳年 作德 体高 伯德 亿高 劳德 劲德 劭磊 劭静 劭言 劭行 劭砚 劭锐 劭珵 劭玮 劭玙 劭毅 劭梁 劭柠 劭煊 劭烽 劭渠 劭浠 劭洛 劭沛 劭屏 劭屿 劭婕 劭宸 劭闻 劭庭 劭庚 劭衡 劭俣 劭之 劭举 劭丞 净德 七年 临德 昊德 昊年 柏德 臻德 译德

  • 详细解释:

    【年高德劭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成语词典版)

    释义

    「年高德劭」之「劭」,典源作「邵」。「邵」通「劭」。「年高德劭」指年纪大而品德好。语本汉.扬雄《法言.孝至》。△「德高望重」

    典源

    汉.扬雄《法言.孝至》吾闻诸传,老则戒之在得。年弥1>高而德弥邵2>者,是孔子之徒与?

    (1) 弥:更加。

    (2) 邵:美好。通作「劭」。

    典故说明

    「年高德劭」原作「年高德邵」。扬雄,字子云,西汉成都人。《法言》是扬雄拟《论语》而作,始于〈学行〉篇,终于〈孝至〉篇。孔子曾说:「君子有三戒:『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』」意思是说:年少时,血气还没有稳定,要避免贪恋女色;到了壮年,血气方刚,要避免争强好斗;到了老年,血气已经衰竭,要避免贪得无厌。扬雄在〈孝至〉篇中也有一段记载:「吾闻诸传,老则戒之在得。年弥高而德弥邵者,是孔子之徒与?」意思是说:人到了老年,要警惕自己,谨言慎行,不可贪得无厌。能够做到年纪越大且德行修养越受人敬重,便可说是孔子言论的信奉者了。后来「年高德劭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指年纪大而有德望。出现「年高德劭」的书证如明.张四维《双烈记.第二出》:「终南山有一隐士,年高德劭,时望所尊,人皆称为陈公。」

    书证

    01.明.张四维《双烈记.第二出》:「终南山有一隐士,年高德劭,时望所尊,人皆称为陈公。」

    02.《清史稿.卷八九.礼志八》:「律令,凡乡饮酒,序长幼,论贤良,别奸顽。年高德劭者上列,纯谨者肩随。」

    词典附录

    修订本参考资料:语本汉˙扬雄˙法言˙孝至:吾闻诸传:老则戒之在得。年弥高而德弥劭者,是孔子之徒与!指年纪大而有德望。明˙张四维˙双烈记˙第二出:终南山有一隐士,年高德劭,时望所尊,人皆称为陈公。后用为祝寿用语。亦作德高年劭、德硕年高?德劭年高。

    【年高德劭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
    语本汉.扬雄《法言.孝至》:「吾闻诸传:『老则戒之在得』。年弥高而德弥劭者,是孔子之徒与!」指年纪大而有德望。明.张四维《双烈记.第二出》:「终南山有一隐士,年高德劭,时望所尊,人皆称为陈公。」后用为祝寿用语。也作「德高年劭」、「德硕年高」、「德劭年高」。

    【年高德劭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
    指年纪大而有德望。后用为祝寿用语。语本汉.扬雄《法言.孝至》。

    【造句】王爷爷年高德劭,深受邻里敬重。

智能起名
back_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