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分:21分
  • 笔画:8画

    五行:

    拼音:

  • 笔画:5画

    五行:

    拼音: lóng

  • 字义:

    『卧』本义:人伏在几案上休息,眼睛呈竖立形。也指平放着。
    『龙』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,是中国最大的神物。人们视其为百鳞之长,乃至生物世界的最高主宰。因此,封建时代龙又用来象征帝王用的东西,如龙颜、龙床,他们的子孙则叫龙子、龙孙。

  • 取名参考:

    『卧』忧心劳神,事劳无功,中年多灾,晚年吉祥。
    『龙』克父命,晚婚吉祥,中年多灾,潦倒外出,晚年平凡,多灾之字。

  • 使用率和名中适用位置:

    『卧』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440次,非常用字。『龙』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089500次,为常用字。

    『卧』85.71%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;『龙』25.49%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;

  • 性别:

    『卧』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:76.36%,女性占比23.64%,常用于男性;『龙』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:95.62%,女性占比4.38%,常用于男性;

  • 解释:

    1.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。

    1、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材。

    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﹝ 徐庶 ﹞谓 先主 曰:‘ 诸葛孔明 者,卧龙也,将军岂愿见之乎?’”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﹝ 钟会 ﹞言於 文帝 曰:‘ 嵇康 ,卧龙也,不可起,公无忧天下,顾以 嵇康 为虑耳。’” 唐 温庭筠 《秘书刘尚书挽歌词》之一:“粉署见飞鵩,玉山猜卧龙。” 清 陈之遴 《北固山》诗:“饮马几回虚割据,卧龙从古混渔樵。”

    2、《汉书·王章传》:“章 为诸生学 长安 ,独与妻居。

    章 疾病,无被,卧牛衣中,与妻决,涕泣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牛衣,编乱麻为之,即今俗呼为龙具者。”后因亦以“卧龙”指贫困的人。 唐 戎昱 《上湖南崔中丞》诗:“举世尽嫌良马瘦,唯君不弃卧龙贫。”

    3、形容山势绵延起伏。

    唐 钱起 《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》:“盖影随征马,衣香拂卧龙。” 明 高启 《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》诗:“左招舞凤来百里,右顾卧龙横半州。”

    4、形容树木或树根盘曲之状。

    北周 庾信 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寄许越州》诗:“卧龙生茗舌,鼓角催新阳。”

  • 相关成语:

  • 相关诗词:

    阁夜(杜甫)

    夷歌数处起渔樵。卧龙跃马终黄土,人事依依漫寂寥。

    贺新郎·把酒长亭说(辛弃疾)

    卧龙诸葛。何处飞来林间鹊,蹙踏松梢微雪。要破帽多添华发。剩水残山无态度,被疏梅料理成风月

    醉中赠符载(窦庠)

    时人莫小池中水,浅处无妨有卧龙

    过五丈原 / 经五丈原(温庭筠)

    夜半妖星照渭滨。下国卧龙空寤主,中原逐鹿不由人。象床锦帐无言语,从此谯周是老臣。

    【双调】蟾宫曲 东皇太乙前九首(以楚辞九歌品成)(阿鲁威)

    赤壁东风。更惊起南阳卧龙,便成名八阵图中。鼎足三分,一分西蜀,一分江东。正春风杨柳依依,听彻阳关,分袂东

    【双调】水仙子_讥时铺眉苫(张鸣善)

    五眼鸡岐山鸡凤,两头蛇南阳卧龙,三脚猫渭水作熊。草堂小无事小神仙,而杨柳丝丝长翠捻。碧琅玕掩映梨花面,似丹青图

    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…诸君子(刘禹锡)

    雷雨江山起卧龙,武陵樵客蹑仙踪。十年楚水枫林下,今夜初闻长乐钟。

    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,改宾客分司,以诗赠别(刘禹锡)

    四皓丛中作少年。他日卧龙终得雨,今朝放鹤且冲天。洛阳旧有衡茆在,亦拟抽身伴地仙。

  • 与『卧龙』相似的名字:

    九龙 世龙 龙业 其龙 典龙 兆龙 云龙 龙云 霖龙 肇龙 元龙 龙凯 伯龙 佐龙 俊龙 健龙 灏龙 景龙 钰龙 宗龙 杰龙 晨龙 炜龙 惠龙 贻龙 德龙 义龙 彦龙 运龙 道龙 庄龙 龙庚 庭龙 昱龙 雅龙 炫龙 才龙 司龙 合龙 龙吟 帝龙 善龙 培龙 嘉龙 靖龙 骏龙 成龙 晟龙 秦龙 千龙 百龙 龙千 龙百 胤龙 岱龙 龙媚 久龙 书龙 坚龙 丰龙

  • 输入姓氏日期精准八字测名
  • 起名提示:

    名字寓意是否合适,需要结合名主的生辰八字进行分析,点击上面按钮可以进行名字详细分析测试。

back_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