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窍不通

拼音 yī qiào bù tōng语法 用作贬
繁体 一竅不通五笔 GPGC
  • 成语解释:

    比喻一点儿也不懂。

  • 出自:

    元·张国宝《罗李郎大闹相国寺》:“啊;这老爹一窍也不通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目不识丁,一无所知,一事无成,闭目塞听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滚瓜烂熟,无所不通,游刃有余,顿开茅塞,行家里手,茅塞顿开,一通百通,全智全能,登堂入室,无所不知,洞察一切,触类旁通,心照不宣,全知全能

  • 与『一窍不通』字的名字:

    南通 儒一 偶一 候一 俊通 侑一 佰通 优一 仙一 亿通 会一 人一 劲通 卫一 陌一 阮一 亓一 刍一 八不 丛一 栎一 瀚一 玥一 潇一 茹一 璐一 涵一 晗一 柏通 臻一 韵一 硕通 竣一 镜一 歆一 棠一 浚一 威一 喜通 花一 谨一 倬通 倬一 勇通 原一 厚一 凌一 羡一 予一 乔通

  • 详细解释:

    【一窍不通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成语词典版)

    释义

    一个心窍都没有通。语本《吕氏春秋.贵直论.过理》。后用「一窍不通」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,或对某事完全不懂。△「一无所知」。

    典源

    《吕氏春秋.贵直论.过理》亡国之主一贯,天时虽异,其事虽殊,所以亡同者,乐不适也。乐不适则不可以存。糟丘酒池,肉圃为格,雕柱而桔诸侯,不适也。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环,截涉者胫而视其髓,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,不适也。文王貌受,以告诸侯。作为琁室,筑为顷宫,剖孕妇而观其化,杀比干1>而视其心,不适2>也。孔子3>闻之曰:「其窍4>通,则比干不死矣。」夏、商之所以亡也。

    (1) 比干:商朝人,生卒年不详。商王纣的叔父,与微子、箕子称殷之三仁。因谏纣不听而被杀。

    (2) 不适:不合乎义理。

    (3) 孔子:孔丘(公元前551~前)479,字仲尼,春秋鲁人。生有圣德,学无常师,相传曾问礼于老聃,学乐于苌弘,学琴于师襄。初仕鲁,为司寇,摄行相事,鲁国大治。后周游列国十三年,不见用,年六十八,返鲁,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。有弟子三千,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,开平民教育先河,后世尊为「至圣先师」,亦称为「孔子」,不直呼他的名字。

    (4) 窍:孔穴。此指人的心思、心智。

    典故说明

    商朝末年,纣王沉溺酒色,设酒池肉林,不理朝政,杀害许多直言进谏的忠臣,导致国势危在旦夕。纣王的叔父比干,是当时的贤人,他看到纣王如此荒淫无道,十分痛心,便劝谏他力图振作,远离酒色,造福天下百姓。纣王不听,反而以贤人的心七窍皆通的传说为藉口,要借比干之心来看看,便将比干处以挖心酷刑。孔子针对这段历史,很感叹地说:「纣王的心智如果有一窍可通,比干就不会死了。」由此说明,为政者如果心智昏昧不明,便是国家灭亡的主要原因。后来「一窍不通」这句成语,就从《吕氏春秋.贵直论.过理》中所载的孔子的这段话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,或对某事完全不懂。

    书证

    01.元.张国宾《罗李郎.第一折》:「阿,这老爹一窍也不通!乐歌钱是和小娘每吃酒耍子,乐人弹唱伏侍的。」

    02.明.张景《飞丸记.第二三出》:「严家这个贱人,我到怜他温柔窈窕,将他做个媳妇,他偏一窍不通,返排出许多架子来。」

    03.《醒世恒言.卷三五.徐老仆义愤成家》:「这萧颖士又非黑漆皮灯,泥塞竹管,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。」

    04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三六回》:「譬如此刻叫我做生意,估行情,我也是一窍不通的。」

    05.《文明小史.第四二回》:「但是人数多了,自难免鱼龙混杂,贤愚不分,尽有中文一窍不通,借着游学到海外玩耍的。」\\u001a

    词典附录

    修订本参考资料:一个心窍不通。语本吕氏春秋˙贵直论˙过理其窍通,则比干不死矣句下高诱˙注:故孔子言其一窍通,则比干不见杀也。后用以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,或对某事完全不懂。醒世恒言˙卷三十五˙徐老仆义愤成家:这萧颖士又非黑漆皮灯,泥塞竹管,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。文明小史˙第四十二回:但是人数多了,自难免鱼龙混杂,贤愚不分,尽有中文一窍不通,借着游学到海外玩耍的。

    【一窍不通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
    一个心窍不通。语本《吕氏春秋.贵直论.过理》:「其窍通,则比干不死矣」句下汉.高诱.注:「故孔子言其一窍通,则比干不见杀也。」后用以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,或对某事完全不懂。《醒世恒言.卷三五.徐老仆义愤成家》:「这萧颖士又非黑漆皮灯,泥塞竹管,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。」《文明小史.第四二回》:「但是人数多了,自难免鱼龙混杂,贤愚不分,尽有中文一窍不通,借着游学到海外玩耍的。」 

    【一窍不通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
    本指人体七窍中,有一个心窍不通。后用以比喻人一无所知。语本《吕氏春秋.贵直论.过理》「其窍通,则比干不死矣」句下汉.高诱.注。

    【造句】他本来对电脑的操作一窍不通,经过几个月的学习,已经得心应手了。

    【一窍不通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教育Wiki编版)

    出处

    战国?吕不韦《吕氏春秋?过理》:“杀比干而视其心,不适也。孔子闻之曰:'其窍通,则比干不死矣。'高诱注:“纣性不仁,心不通,安于为恶,杀比干,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。”

    故事

    商朝的时候,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叫做纣王,纣王非常喜爱他的妃子妲己,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乐,根本不管国家的事,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过的好不好!他还听信妲己的话,杀了很多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。有一天,纣王的叔父比干看不下去,就很生气的劝纣王说:“你呀!不可以一直沉迷在酒色里面,不可以乱杀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,你应该要振作起来,替国家和老百姓做点有用的事情呀!” 妲己知道以后,心里很不高兴:“这个比干真多管闲事呀,居然敢管起我和大王的事来,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他!”妲己就跑去对纣王说: “大王!如果比干真的是一个忠臣的话,你为什么不叫他把自己胸膛剖开,把他的心肝拿出来献给您呢!”纣王听了妲己的话后,说:“对喔!我可以叫比干把心献给我呀!妲己真是聪明呀!”纣王立刻下令赐比干剖胸而死。后来,这件事被记在《吕氏春秋》这本书中,其中有一段话:“纣心不通,安以为恶,若其一窍通,则比干不杀矣!”意思是说,如果纣王的心通了一窍,就不会做出糊涂事把比干杀了!

    解释

    比喻什么都不懂

    词意

    相似: 一无所知、目不识丁相反:无所不知、全知全能

    造句

    你对电脑根本就是一窍不通,最好别乱出主意。

智能起名
back_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