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目共睹

拼音 yǒu mù gòng dǔ语法
繁体 有目共睹五笔 DHAH
  • 成语解释:

    人人都可以看到,极其明显。睹(dǔ):看见。

  • 出自:

    清·钱谦益《钱牧斋尺牍·卷上·与王贻上之一》:“惟有日、贝叶;清闲送老。世间文字茫然如前尘积却;门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;有目共睹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有目共见,众目昭彰,众所周知,引人注目,真凭实据,众目睽睽,一目了然,显而易见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有目无睹

  • 与『有目共睹』字的名字:

    博有 佳有 代有 人有 冉有 具有 共觅 共情 共工 共创 书共 致有 九有 醒目 鹏有 腾目 目涵 目伟 目琦 目栖 目河 目东 有律 仲共 共玮 共烨 有丰 有碧 有苏 有度 耀有 有霆 有锐 有铄 有轩 有钊 有略 瑞有 有社 共维 有铨 龙有 目恒 有铭 有定 秀有 同有 绍有 目庚 目保

  • 详细解释:

    【有目共睹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成语词典版)

    释义

    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。指事实极为明显,众所周知。语本汉.徐干《中论.卷上.贵验》。

    典源

    汉.徐干《中论.卷上.贵验》事莫贵乎有验,言莫弃乎无徵。言之未有益也,不言,未有损也。水之寒也、火之热也、金石之坚刚也,此数物未尝有言,而人莫不知其然者,信着乎其体也。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,而谁其疑我哉?今不信吾所行,而怨人之不信也,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,惑亦甚矣。孔子曰:「欲人之信己也,则微言而笃行之。」笃行之,则用日久;用日久,则事着明;事着明,则有目者莫不见也,有耳者莫不闻也,其可诬1>哉!

    (1) 诬:音ㄨ,用不实的言辞骗人。

    典故说明

    睹,看见。「有目共睹」原意指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。汉朝徐干在《中论.卷上.贵验》一文指出,做人说话要有信用。想要别人信任自己,则要少说多做,确实履行自己所说过的话。时日一久,事情就变得显明;事实显明,则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,有耳朵的人都听的到,岂可用不实的言辞骗人!后来「有目共睹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事实极为明显,众所周知。如元代李翀《日闻录》:「日月东出而西没,有目者所共睹。」是说太阳和月亮从东边出来西边落下的自然规律,极为明显,众所周知。

    书证

    01.元.李翀《日闻录》:「日月东出而西没,有目者所共睹。」

    02.清.钱谦益〈与王贻上书〉四首之一:「如青云在天,有目共睹。」

    03.清.陈确〈天地〉诗:「圣途自坦荡,有目宜共睹。曷为繁其词,终日鲜托步!」

    词典附录

    修订本参考资料:人人都看得到。比喻极为清楚明显,众所周知。如:他的好学是有目共睹的。钱牧斋先生尺牍˙卷一˙与王贻上:如青云在天,有目共睹。亦作有目共见。

    【有目共睹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
    人人都看得到。比喻极为清楚明显,众所周知。如:「他的好学是有目共睹的。」《钱牧斋先生尺牍.卷一.与王贻上》:「如青云在天,有目共睹。」也作「有目共见」。 

    【有目共睹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
    极为清楚明显,大家都看得见。

    【造句】他的政绩有目共睹,所以每次民意调查的结果都以他的声望最高。

智能起名
back_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