沾沾自喜

拼音 zhān zhān zì xǐ语法 偏正式
繁体 沾沾自喜五笔 IITF
  • 成语解释:

    形容自以为很好,洋洋自得的样子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魏其者,沾沾自喜耳。” 沾沾:自得的样子。

  • 出自:

    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魏其者;沾沾自喜耳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摇头晃脑,扬扬自得,洋洋自得,自得其乐,意气扬扬,洋洋得意,得意洋洋,志得意满,自鸣得意,趾高气扬,飘飘欲仙,沾沾自满,自我陶醉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愁肠百结,黯然魂销,灰心丧气,垂头丧气

  • 与『沾沾自喜』字的名字:

    芊喜 镜喜 绣自 浚喜 喜玥 喜芊 喜涵 喜伦 喜九 喜鹿 喜雅 喜雄 喜龄 喜豪 喜赫 喜笙 喜航 喜颖 喜番 喜鹊 喜锦 喜程 喜瑜 喜琳 喜禄 喜神 喜敬 喜棉 喜煊 喜灿 喜多 喜团 喜澜 喜澄 喜润 喜崇 喜婷 喜婵 喜妍 喜家 喜启 喜通 喜萌 喜茶 喜识 喜记 喜博 喜创 喜子 喜尹

  • 详细解释:

    【沾沾自喜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成语词典版)

    释义

    形容自得自满的样子。语出《史记.卷一○七.魏其武安侯列传》。△「自鸣得意」

    典源

    《史记.卷一○七.魏其武安侯列传》孝景四年,立栗太子,使魏其侯为太子傅。孝景七年,栗太子废,魏其数争不能得。魏其谢病,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,诸宾客辩士说之,莫能来。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:「能富贵将军者,上也;能亲将军者,太后也。今将军傅太子,太子废而不能争;争不能得,又弗能死。自引谢病,拥赵女,屏闲处而不朝。相提而论,是自明扬主上之过。有如两宫螫将军,则妻子毋类矣。」魏其侯然之,乃遂起,朝请如故。桃侯免相,窦太后数言魏其侯。孝景帝曰:「太后岂以为臣有爱,不相魏其1>?魏其者,沾沾2>自喜耳,多易3>。难以为相,持重。」遂不用,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。

    (1) 魏其:窦婴封号。窦婴(?~公元前131),字王孙,西汉观津人。文帝窦后之侄。武帝时为丞相,尊崇儒术。七国之乱,被景帝封为大将军,乱平,以功封魏其侯,后为营救灌夫,触怒景帝后,弃市而死。

    (2) 沾沾:自得的样子。

    (3) 多易:轻率。

    典故说明

    据《史记.卷一○七.魏其武安侯列传》载,窦婴是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的堂侄,他喜欢结交四方贤人,在汉景帝初年时担任詹事的官。有一天,他陪着景帝和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喝酒,景帝酒喝多了,糊里糊涂地说:「如果我死了,就把王位让给我弟弟继承。」窦婴认为汉朝的制度是传子不传弟,于是表示反对,因此,触怒了窦太后,把他除籍,不准他朝见。后来,吴王濞和楚王戊起兵造反,时局很危急,景帝在宗室以及诸窦姓外戚中找不到能用的人,只好请窦婴出来当大将军,把吴、楚乱事敉平。之后窦婴受到重用,被封为魏其侯。后来窦婴当了太子栗的老师,景帝七年,太子栗被废,窦婴虽然极力谏争,但不被采纳,于是就称病辞官。许多宾客辩士游说他,他就是不出来。后来好不容易听从梁人高遂的说词,才又再出来做官。过了一段时间,宰相桃侯辞官,窦太后想请窦婴来继任,但景帝不赞成,并且说:「窦婴这个人过于自满,总是沾沾自喜,且行事轻率,不是能重用的人。」于是没有起用他作宰相。后来「沾沾自喜」演变为成语,就用来形容自得自满的样子。

    书证

    01.《史记.卷一○七.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「太后岂以为臣有爱,不相魏其?魏其者,沾沾自喜耳,多易。难以为相,持重。」(源)

    02.宋.陈亮《陈亮集.卷九.论.王珪确论如何》:「吾之所长既已暴白于天下,而犹眷眷于同列之公论,固非沾沾自喜之为也。」

    03.宋.黄干〈与张敬父书〉:「小才小慧,殊不足道,稍足以异于流俗,便沾沾自喜,识者视之,政可一笑。」

    04.《明史.卷二八七.文苑列传三.皇甫涍》:「汸,字子循,七岁能诗。官工部主事,名动公卿,沾沾自喜,用是贬秩为黄州推官。」

    05.《聊斋志异.卷四.辛十四娘》:「会提学试,公子第一,生第二。公子沾沾自喜,走伻来邀生饮。」

    词典附录

    修订本参考资料:自以为得意而满足。史记˙卷一○七˙魏其武安侯传:太后岂以为臣有爱,不相魏其?魏其者,沾沾自喜耳。聊斋志异˙卷四˙辛十四娘:会提学试,公子第一,生第二。公子沾沾自喜,走伻来邀生饮。亦作沾沾自满、沾沾自足。

    【沾沾自喜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
    自以为得意而满足。《史记.卷一○七.魏其武安侯传》:「太后岂以为臣有爱,不相魏其?魏其者,沾沾自喜耳。」《聊斋志异.卷四.辛十四娘》:「会提学试,公子第一,生第二。公子沾沾自喜,走伻来邀生饮。」也作「沾沾自满」、「沾沾自足」。

    【沾沾自喜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
    自以为完美而得意的样子。

    【造句】得到高分不必沾沾自喜,谦虚才能更进步。

    【沾沾自喜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教育Wiki编版)

    1.出处

    司马迁.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︰「魏其者,沾沾自喜耳,多易,难以为相,持重。」

    2.释义

    沾沾︰自得的样子。

    3.用法

    形容自以为不错而洋洋得意的样子。

    4.义近.义反义近

    洋洋得意、诩诩自得、自鸣得意、洋洋自得

    义反

    妄自菲薄、自轻自贱

    5.造句

    如果在课业上稍有好表现而沾沾自喜的人,将来绝对不会有多大的好出息。

智能起名
back_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