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触即发

拼音 yī chù jí fā语法 紧缩式
繁体 一觸即發五笔 GQVN
  • 成语解释:

    原指箭在弦上,张弓待发。 比喻事态发展到十分紧张的阶段,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。

  • 出自:

    宋·张咏《乖崖集》:“鯸鮧愤悱;迎流独逝;偶物一触;厥怒四起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箭拔弩张,间不容发,千钧一发,剑拔弩张,箭在弦上,触机便发

  • 反义词:

    风平浪静,引而不发

  • 与『一触即发』字的名字:

    卓发 儒一 偶一 候一 侑一 优一 仙一 亿发 会一 人一 卫一 陌一 阮一 亓一 刍一 丛一 栎一 瀚一 翰发 玥一 潇一 茹一 璐一 涵一 晗一 臻一 发骥 发铭 发皓 发琪 发玮 发祺 发簪 发炀 发灿 发热 发情 发澄 发淋 发淇 发润 发岚 发哲 发莉 发芽 发会 发牙 发宇 发舟 发完

  • 详细解释:

    【一触即发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成语词典版)

    释义

    一经触动就立即有所感发或反应。※语或本明.李开先〈原性堂记〉。后用「一触即发」比喻很紧张的情势或很危险的时刻。△「剑拔弩张」

    典源

    ※明.李开先1>〈原性堂记〉(据《李中麓闲居集.卷一一》引)近城园有一堂,已名之曰「面山」矣。客有过而谓予,何不改称「原性」。乃怆然2>有感于前事3>,而欣然即易4>其旧名。予方有意,触而即发,不知客何所见,适投其机乎?

    (1) 李开先:字伯华,号中麓,自称中麓子或中麓山人,山东章丘人。他前后做官十几年,罢官还乡后,主要从事文学创作,是明代中叶着名的文学家和戏曲家。

    (2) 怆然:悲伤哀痛的样子。

    (3) 前事:指与张龙湖二十余年前谈话的事。张氏是个理学家,为文多谈原命与原性,他与李开先执手独处时,谈到「命」与「性」,前人所论均不够深入,其时能论者,非张氏即李氏也,并勉李氏多多用心,李氏乃铭记在心。

    (4) 易:改变。

    典故说明

    「一触即发」典源作「触而即发」。指一经触动而立即有所感发或反应,多用于感情方面。李开先,字伯华,号中麓,自称中麓子或中麓山人,山东章丘人。他前后做官十几年,罢官还乡后,主要从事文学创作,是明代中叶着名的文学家和戏曲家。他以前认识一位前辈朋友张龙明。张氏曾私下托付他,将毕生之作〈原命〉、〈原性〉二文传世下去。二十几年来,他谨记于心。后来,在他的作品《李中麓闲居集.原性堂记》中记载:他有一间本来名为「面山」的屋子,有一次,来访的客人问他,为何不改称「原性」?李开先一听,有感于和张龙湖的往事,于是欣喜地就把屋子改名了。他在文章中说他改屋名是本来内心即存有「原性」之念,被客人之言触动而发,不知客人为何也和他有相同的见解呢?后来「一触即发」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转用来比喻很紧张的情势或很危险的时刻。

    书证

    无书证

    词典附录

    修订本参考资料:比喻很紧张的情势或很危险的时刻。如:两军对垒,双方都严阵以待,已达一触即发的地步。

    【一触即发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
    比喻很紧张的情势或很危险的时刻。如:「两军对垒,双方都严阵以待,已达一触即发的地步。」

    【一触即发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
    比喻情势非常紧急,随时会发生变化。

    【造句】两军对垒,双方都严阵以待,已达一触即发的地步。

智能起名
back_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