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分:85分
  • 笔画:6画

    五行:

    拼音: gòng,gōng

  • 笔画:8画

    五行:

    拼音: hé,hè,huò,huó,hú

  • 字义:

    『共』意为共同,总计,合计等。
    『和』和字的原义是指和谐,协调。此外,和字也指温柔,温和、和缓、谦和、唱和等。

  • 取名参考:

    『共』环境良好,一生清雅荣贵,二子吉祥,中年成功隆昌。
    『和』上下敦睦,妻贵子贵,中年劳或疾病,晚年隆昌。

  • 使用率和名中适用位置:

    『共』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3300次,非常用字。『和』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95760次,为常用字。

    『共』62.20%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;『和』47.38%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;

  • 性别:

    『共』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:87.05%,女性占比12.95%,常用于男性;『和』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:87.44%,女性占比12.56%,常用于男性;

  • 解释:

    [republicanism] 也称共和制。泛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。与“君主制”相对

    (1). 西周 从 厉王 失政,至 宣王 执政,中间十四年,号 共和 。 共和 元年,即公元前841年,是 中国 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。 共和 的由来,有两说:(1)因 厉王 出奔后 召公 、 周公 二相共同执政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 召公 、 周公 二相行政,号曰‘共和’。” 张守节 正义引 韦昭 曰:“ 彘 之乱,公卿相与和而脩政事,号曰 共和 也。” 宋 欧阳修 《明正统论》:“昔 周厉王 之乱,天下无君, 周公 、 邵公 共行其政十四年,而后 宣王 立,是 周 之统尝絶十四年而復续。然为 周 史者,纪 周 、 召 之年谓之 共和 ,而 太史公 亦列之于《年表》。”(2)因由 共伯和 代理政事。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“ 共伯和 ” 唐 颜师古 注:“ 共 ,国名也; 伯 ,爵也; 和 , 共伯 之名也。共,音恭。而《迁史》以为 周召 二公行政,号曰 共和 ,无所据也。” 宋 王应麟 《诗地理考·共和》:“古史, 共伯和 者, 厉王 时之贤诸侯也,诸侯皆往宗焉,因以名其年,谓之 共和 ,凡十四年。按《汲冢纪年》, 共伯和 干王位,故曰 共和 。”

    (2).指共和制。 章炳麟 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虽然,在 李自成 之世,则賑飢、济困为不可已;在今之世,则合众、共和为不可已。” 郭孝成 《民国各团体之组织》第四节:“待到共和局定,聊慰 秋瑾 幽魂。” 瞿秋白 《鞘声》五:“他说,‘ 中国 若行共和必内争大乱’,不知道,十二年来并没有行过丝毫共和,何以乱到如此?”

  • 相关成语:

    同床(tóng chuáng gòng zhěn)

    指同床并头而眠。多指夫妻生活。

    有目(yǒu mù gòng dǔ)

   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。形容极其明显。

    祸福与(huò fú yǔ gòng)

    有祸同当,有福同享。

    衷共济(hé zhōng gòng jì)

    比喻同心协力,共同克服困难。

    气生财(hé qì shēng cái)

    醝和气:态度温和。指待人和善能招财进宝。

    风细雨(hé fēng xì yǔ)

    和风:春天的风。细雨:小雨。微风习习,细雨濛濛。比喻做事温和、细致,不粗暴或方式和缓。

  • 相关诗词:

   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…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(刘禹锡)

    凄音激清徵。羊濬要共和,江淹多杂拟。徒欲仰高山,焉能追逸轨。湘洲路四达,巴陵城百雉。何必颜光禄,留诗张

  • 与『共和』相似的名字:

    共鸣 共庆 共成 共杰 世共 业共 共业 共义 共美 共云 共元 共凯 共人 共艺 共芳 共德 共强 共庄 共善 共才 共朝 共铭 共生 共群 共需 云共 元共 凯共 共烨 共玮 共国 丙共 共保 共赏 共公 书共 共伟 共光 平共 共军 共信 共诚 共友 共飞 共平 共涛 共图 共存 共权 共林 共献 共福 光共 和丰 和瑾 和瑜 和九 欣共 共和 美和

  • 输入姓氏日期精准八字测名
  • 起名提示:

    名字寓意是否合适,需要结合名主的生辰八字进行分析,点击上面按钮可以进行名字详细分析测试。

back_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