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分:80分
  • 笔画:3画

    五行:

    拼音: zhī

  • 笔画:6画

    五行:

    拼音: bāng

  • 字义:

    『之』助词、相当于“的”字。
    『邦』邦的本义指古代诸侯的封国,后泛指国家。

  • 取名参考:

    『之』出国之字,名利双收,学识渊博,官运旺盛,荣贵之字。
    『邦』孤独格,兄弟无缘,多才伶俐,英敏巧智,中年隆昌,晚年劳神,欠子之字。

  • 使用率和名中适用位置:

    『之』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88410次,为常用字。『邦』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67880次,为常用字。

    『之』61.87%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;『邦』65.09%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;

  • 性别:

    『之』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:75.54%,女性占比24.46%,常用于男性;『邦』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:92.63%,女性占比7.37%,常用于男性;

  • 解释:

    犹言祖国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。” 唐 韩愈 《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》:“今天下一君,四海一国,舍乎此,则夷狄矣,去父母之邦矣!” 续范亭 《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分子》:“你们都是 中国 人, 中华 儿女,应该为 中国 尽忠,应该为祖国、为父母之邦尽忠。”

  • 相关成语:

    礼仪之邦(lǐ yí zhī bāng)

    礼仪:《礼记》:“凡人之所以为人者,礼义也。邦:国家。

    (bāng jiā zhī guāng)

    国家的光荣。

    唇齿之邦(chún chǐ zhī bāng)

   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。比喻双方关系密切,利害与共。

    父母之邦(fù mǔ zhī bāng)

    指祖国。

  • 相关诗词:

    君子偕老(先秦·佚名)

    ..., 展如人兮,媛也!

    羔裘(先秦·佚名)

    ...。 彼其子,彦兮。

    皇矣(先秦·佚名)

    ...,在渭将。万方,下民王。 帝谓文王:予怀明德,不大声以色,不长夏以革。不识不知,顺帝则。帝谓文王:訽尔仇方,同尔弟兄。以尔钩援,与尔临冲,以伐崇墉。 临冲闲闲,崇墉言言。执讯连连,攸馘安安。是类是禡,是致是附,四方以无侮。临冲

    明道元年章献明肃皇太后朝会十五首其一(隋·佚名)

    ...。 朝会则,纪。 受福于天,克昭隆礼。

    赠林耕叟赴湖帅幕(宋·赵汝腾)

    ...,夙称圣涯。 懋陵之邦,元公所贻。 南轩昭昭,五峰巍巍。 岂无秀民,可与摩揩。 求仁得仁,懋哉懋哉。

    赠戴石玉(宋·王炎午)

    ...。 山泽润,光。 玉不自毁,人自槿实。 闻士称名,不离其道。

    【南吕】一枝花 春思(汤舜民)

    笑谈中定边陲蛮貊之邦。远方,近方。黄童白叟知名望,一人下万人上。铁券丹书姓字香,万代辉光。【尾声】玉

    采菽(佚名)

    乐只君子,殿天子之邦。乐只君子,万福攸同。平平左右,亦是率从。汎汎杨舟,绋纚维之。乐只君子,天子葵之

   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(韩愈)

    舍乎此则夷狄矣,去父母之邦矣。故士之行道者,不得于朝,则山林而已矣。山林者,士之所独善自养,而不忧天下者之所

  • 与『之邦』相似的名字:

    之丰 凯之 培之 之润 之靖 之浩 润之 宣之 镜之 惠之 之云 恒之 之晓 知之 之知 之曼 之晨 泽之 之睿 之昂 之铭 之元 之陶 之钰 之艺 之羽 之淳 之凯 之杰 谨之 之宁 之原 睿之 晟之 之峰 之灵 之斐 之景 嘉之 之榆 吟之 之雅 之均 翔之 浩之 之成 之灏 厚之 之茜 之骏 皓之 之庭 敬之 之婉 之瑜 之仪 胤之 苑之 岱之 霖之

  • 输入姓氏日期精准八字测名
  • 起名提示:

    名字寓意是否合适,需要结合名主的生辰八字进行分析,点击上面按钮可以进行名字详细分析测试。

back_top